slide down
傳達學習
新時代,文藝如何塑造英雄形象
英雄是時代的楷模,文藝是時代的先聲。塑造英雄形象,彰顯時代精神是中國文藝的一個優良傳統。今日之中國已全面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如何塑造與新時代相匹配、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英雄形象,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重大美學命題。
從站起來到強起來:找準新時代英雄塑造的歷史方位
英雄不能脫離特定的歷史和時代而存在。不同的時代必然產生與其相稱、銘刻著鮮明時代烙印的英雄人物。檢視當代中國文藝打造的英雄畫廊,我們會發現絕大多數英雄形象都是革命英雄或與中國革命歷史命運息息相關的民族英雄。前者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紅色經典"中的英雄形象,如《林海雪原》中的楊子榮,《紅巖》中的江姐;二是新時期以來文藝作品中的平民英雄,如《闖關東》中的朱開山,《大染坊》中的陳壽亭。盡管他們的出身、身份和性格各有不同,但卻有著共同的精神標識——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民族的希望,慷慨赴死,舍生取義——這種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從血泊中站起來年代的最鮮明、最集中的性格寫照。
今天,我們已經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新時代必然會誕生無數新英雄。作為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新英雄身上必然更鮮明、更集中地彰顯出新時代的精神特征。新時代的新英雄更多的是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改革英雄、創業英雄、科技英雄、創新英雄。他們的精神標識不再是革命年代的慷慨赴死和舍生取義,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中的攻堅克難和改革創新。
新時代的中國文藝應更加自覺地深入生活,從中發現、挖掘和塑造彰顯著新時代中國精神的英雄形象。這才是新時代中國文藝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責任,也是新時代中國文藝塑造英雄形象的主要歷史方位。這樣說絕不意味著新時代的中國文藝就要放棄或弱化革命英雄性格的塑造,而是從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頂層設計出發,努力填補現實英雄形象嚴重不足的短板,形成革命英雄、建設英雄、改革英雄、創新英雄等各類英雄形象百花齊放、相映生輝的當代英雄審美格局。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更高需要。
從市場趣味到人民中心:找準新時代英雄塑造的價值坐標
一段時間以來,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一部分文藝作品開始偏離人民中心,走上了片面追求高收視率、高點擊率、高發行量或高票房的歧路,它們也塑造英雄人物,但這些英雄人物往往被刻意涂抹上匪氣、痞氣、流氣等另類特征,如《民兵葛二蛋》中的葛二蛋、《紅娘子》中的梅賢祖等;還有一類就是近年備受詬病的"抗日神劇"中的英雄。這兩類英雄形象在性格特征上各有側重,但在創作機理上都是按照商業美學和市場趣味進行的。這些另類英雄塑造打著藝術創新的幌子,解構了英雄的本質內涵,褻瀆了英雄的光輝形象,嚴重誤導了社會大眾的價值觀、歷史觀和英雄觀。
繁榮社會主義文藝,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這說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中國文藝創作及其英雄塑造的正確方向。新時代恪守以人民為中心這一英雄塑造的價值坐標,需要正確把握三個理念:第一,堅持人民創造歷史、英雄源于人民的唯物史觀。英雄是從人民中間成長起來的優秀代表,而不是一類脫離人民生活的特殊群體。任何脫離人民、脫離人民生活的英雄塑造都是背離以人民為中心的。第二,堅持人民利益與個人利益高度統一的新英雄理念。新時代的英雄絕大多數都是改革創新英雄,衡量他們的英雄本色不一定是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而更多是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多少貢獻的創新本領,這是新時代中國文藝必須建構的新英雄觀。第三,塑造更多閃爍著人性光輝的英雄形象。這就要求藝術家在符合生活邏輯和人性邏輯的典型行動中建構英雄性格,賦予每一個英雄行動強有力的社會動機和人性動機,充分展現英雄性格的多元性、豐富性和真實性,這樣的英雄形象才會最大限度引發人民的共鳴,感召人民的靈魂,激勵人民的奮斗精神。
從成龍式英雄到戰狼式英雄:找準新時代英雄塑造的美學尺度
同樣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成龍是一位與眾不同的中國藝術家。他的《警察故事》系列、《神話》、《十二生肖》、《功夫瑜伽》、《英倫對決》等影片,每一部都是在講一個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得懂的當代中國英雄的故事。這些英雄形象幾乎全都是當下社會中的普通平民,但他們的行動卻彰顯出中國文化的獨特風采,以此構成了這類當代英雄塑造中的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代中國文藝歷史英雄塑造有余、當代英雄形象不足的缺憾。
成龍式的英雄形象既不同于中國傳統的歷史英雄,也不同于美國大片中的"超級英雄"。在刻畫這些英雄的性格上,成龍既能將人類共有的普遍人性如喜怒哀樂、善惡美丑等高度逼真地表現出來,又能將中華民族特有的內在思想文化性格精準地展現出來,達到了高度的藝術真實,產生了強大的藝術感召力。誠然,成龍式英雄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夸張、戲謔等喜劇風格,但這些喜劇元素并非是為了神化英雄或拔高英雄,更主要的是基于大眾審美心理的需要,且總體上較好地控制在主觀真實的藝術框架內,這樣的藝術設計可謂是成龍在打造英雄形象中的一大創新。
不同于成龍式的平民英雄敘事,電影《戰狼2》采用宏大敘事,塑造了冷鋒這樣一個彰顯著新時代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的當代典型英雄形象,堪稱當代中國文藝英雄敘事中的標志性成就。首先,冷鋒的英雄行為建立在專業精英主義與團隊精神相結合的基礎上,這一點不同于以往主要依靠某種崇高的意識形態信仰或桀驁不馴的另類性格而成就自我的英雄成長路徑。其次,冷鋒的英雄行為既符合普遍的生活邏輯、情感邏輯和人性邏輯,又彰顯著鮮明的當代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比如,他一身正氣,但也會因捍衛真摯的戰友情誼而失控傷人,犯下大錯。最后,冷鋒這一英雄性格是人性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高度統一。如果沒有冷鋒這個典型性格,我們就無從同時領略到人性中的正義與善良、親情與友情、愛情與仇恨、倔強與柔情的相映生輝;如果沒有這個典型性格,我們也無從同時領略到人性中的大愛與小愛、大我與小我、大家與小家的矛盾沖突。正是如此逼真的人性再現,才讓我們對英雄產生了感同身受的強烈情感共鳴。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處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綜上所述,從成龍式英雄到戰狼式英雄,他們的共同特征就是恪守藝術真實這一美學原理。只要新時代的藝術家正確把握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找準英雄所處的歷史方位,牢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始終恪守藝術真實這一美學鐵律,就一定能夠塑造出一大批彰顯新時代精神的豐富多彩的當代中國英雄形象。(作者:馬立新、洪文靜,系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教授)
Copyright?溫兄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35023號